中国银行门户网站(坐拥上亿客户)

每家银行都曾经有一个“天猫梦”,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工商银行融e购,以及中国银行的中银易商、农业银行的E商管家、交通银行的交博汇等都曾风靡一时,抢足了风头。然而,数年之后,这些购物平台却纷纷走向没落。坐拥上亿用户,银行为何败走电商平台?坐拥上亿客户,不惜重金投入,试图再造购物商城的大型银行,却纷纷败走“麦城”。近日,中国工商银行的一则关停旗下电商平台“融e购”的公告,正式宣告了这家银行“天猫梦”的破灭,也引发了公众对银行电商平台命运的讨论。在银行打造电商平台的道路上,大型商业银行都曾涉足。建设银行于2012年开设了国内首家银行系电商平台“善融商务”,开创了银行涉足电商平台的先河;工商银行则紧随其后,打造了电商平台“融e购”。之后,中国银行的中银易商、农业银行的E商管家、交通银行的交博汇等纷纷上线,一时抢足了风头。起初,银行们对自己的电商平台寄予了厚望,也投入了巨额资金。一位国有大行领导曾表示,“我们账上有那么多钱,砸钱也能砸出一个大的电商平台。”确实,在自家电商平台的投入上,对于日进斗金的银行来说,钱绝对不是问题。然而,时隔多年过去,国有四大行旗下电商平台纷纷走向没落。在工商银行关停融e购之前,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或关停电商业务,或变更运营主体,而农业银行E商管家公众号也已5年多没有更新。有客户、有资金,银行为何办不好电商平台?“宇宙行”关停电商平台在北京西城区金融街某公司担任中层的孙先生曾在工商银行App上买过食用油等商品,“当时正好工商银行在做活动,可以利用积分,在上面购买一些商品,确实很便宜。”孙先生说道。但是,孙先生却也仅仅只购买过一次。孙先生直言,毕竟它不是专业的购物软件,不像淘宝、京东那么方便,“而且在银行App上买东西,感觉怪怪的。”孙先生补充道。隔行如隔山,跨界并不容易,哪怕是号称“宇宙行”的工商银行。近日,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因业务调整,将于6月30日24:00停止融e购个人商城相关服务。如用户需要进行积分兑换、购买贵金属和公益捐赠,可以登录工商银行手机银行办理。同时关停的还有融e购的企业商城业务。根据公告,将同时停止融e购企业商城公开销售、商圈销售、跨境贸易等相关服务,票据经纪、工行集采、司法拍卖等服务功能入口迁移至工商银行门户网站首页。曾被寄予厚望的融e购,最终走向了关停的命运。图源/工商银行官网公开资料显示,融e购是工商银行在2014年1月12日正式推出的电子商务平台,已发展成为涵盖B2C、B2B等业务且功能齐备的综合性电商平台。商城汇集金融产品、数码家电、珠宝礼品等十几大行业产品,且还可通过积分实现兑换。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工行“融e购”停止服务与监管指导有关,要求银行剥离非银业务。对于此次融e购业务调整,工行融e购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主要是顺应互联网和金融发展趋势,对融e购平台相关业务进行整合升级。但实际上,在电商行业人士看来,即使没有银行监管政策的指导,银行系电商自己也走向了没落。工商银行并非首家要关停旗下电商平台的银行。2020年5月,中国银行便发布公告称,暂停手机银行内“中银易商”商城的服务,直至今天该服务都未开启。图源/视觉中国而开创银行系电商先河的建设银行也在此前发布公告称,旗下电商金融服务平台“善融商务”也要发生变更。据公告,善融商务自2022年4月25日起,经营主体由建设银行变更为建信金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建信金服”),之后建信金服将负责善融商务经营。而建信金服是由“建行系”科技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出资设立。除此之外,农业银行的E商管家也自2016年11月10日之后,5年多的时间里,公众号再无更新。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以一般标准去评价的话,银行系电商之路并不平坦,但这样的试错过程并非毫无意义,至少验证了服务模式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思维、锻炼了队伍。曾经雄心勃勃的银行系电商2012年,建设银行开设了国内首家银行系电商平台善融商务,自此开启了银行系电商平台“遍地开花”的大幕,之后交通银行交博汇、农业银行E商管家、中国银行中银易商、工商银行融e购、光大银行购精彩等银行系电商平台纷纷上线。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披露,截至2018年末,自建电商平台的银行有23家,交易总额约为2万亿元,个人客户数量1.62亿,较2017年增超40%。那时的银行系电商平台一片繁荣,令电商行业刮目相看。推出电商平台那些年,银行系为了推广自家电商平台,也做出了诸多努力,同时发挥自身能提供金融服务的优势,加大营销力度。建设银行设立善融商务之初,为优化推广善融商务,围绕善融商务推出了多项信贷产品,并推出了“悦生活”“学生惠”等产品,同时还积极发展以手机、PC机、平板电脑为终端的电子银行渠道,以拓宽更多的获客渠道。2014年,建设银行还推出一键购、他人代购、跨境购、扫码购等多项善融商务平台新服务。2015年,更是引入微软官方旗舰店入驻善融商务,开展联合营销,同时还推出信用卡积分直接购物功能和差旅机票购买服务,来吸引用户。2016年,善融商务还以“特产”为吸引力,开通精准扶贫专馆或专栏,搭建了甘肃特色农产品、新疆水果、贵州酒等地区特色产业格局,大力推广优质特色扶贫产品。工商银行为了“融e购”的发展更是煞费苦心。为了提升融e购移动端的客户体验,工商银行开发分享红包、指纹登录、社交平台分享等移动端专属功能;同时还上线了资产交易平台、大宗商品撮合平台、旅游商城、加油充值、汽车商城等系列特色平台。为了打造特色商融场景,工商银行在公益扶贫、绿色健康、大宗商品、智能生活等领域皆频频发力,在2017年签约上线了943家优质绿色食品企业,2018年还围绕“工银e系列”,在采购、差旅、资产、跨境、公益等方面进行了特色品牌建设。银行系为电商平台做出的努力,确实也取得了一定回报。据财新网报道,一位工行人士回忆,“融e购”最初上线时发展势头还是可以的,一度超出既定目标,开业仅一年注册客户超过了1200万人、交易额突破了700亿元,跻身国内电商前列。图源/视觉中国据年报,2017年,善融商务的交易额达到了1867.64亿元,融e购平台交易额达到1.03万亿元;2018年,善融商务新增扶贫商户1938户,融e购的交易额增至1.11万亿元;2019年,工商银行对“融e购”2.0改版,用户达到了1.46亿户。然而,2020年开始,风向便发生了变化,工商银行年报不再披露该平台的相关情况。据悉,工商银行起初设立融e购的目的,是希望将其打造成超级信息服务平台,把商品交易、B2B、B2C和供应链企业整合起来,依托平台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除了“融e购”,该行还推出了“融e联”(即时通信平台)和“融e行”(直销银行平台)。可以说,当时的电商平台,承载着银行对未来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希望。银行为何干不好电商时隔多年,曾经雄心勃勃的银行系电商平台,为何走向了没落?当年一位国有大行领导曾表示,砸钱也能砸出一个大的电商平台。然而,结合当前来看,事实却并非如此,光有钱是远远不行的。一位国有大行的研究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银行毕竟是金融机构,定位是金融,吸引到的也是以金融投资为目的的用户,在面临淘宝、京东等专业电商机构竞争时,存在天然弱势。正如支付宝难搞社交,拼多多难以在高端市场拿到更多份额,京东在低端市场也缺乏竞争力。金融机构本身也难有精力去搞电商。“商业银行做电商平台本身存在一定壁垒,一方面会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另一方面不可能像互联网公司一样持续‘烧钱’、搞促销活动、抢市场份额,这不是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本身并不擅长。”一位银行人士表示。在当前的电商领域,用户大部分都已被各大互联网公司“收割”,银行系想要分得一份“蛋糕”并不容易。董希淼表示,当前网购的流量入口已被互联网公司“瓜分”的差不多,公众网购习惯也已被培养出来,后发者想切进来也比较困难。另一方面,银行自身也缺乏互联网思维,在产品丰富度、用户体验等方面与互联网公司的电商平台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事实的确如此。《财经天下》周刊发现,打开融e购最与工商银行相关的金融、黄金珠宝页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类贺岁普通纪念币,黄金珠宝等饰品并不多见,更遑论其他日常生活用品。打开女装页面,也只有两套比较老旧的女装,这显然与正规电商平台差距过大。图源/工商银行官网此外,在用户体验方面,银行系电商也难以与电商平台巨头相提并论。“银行受限于体制机制和组织文化,较难对电商用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其电商平台用户体验相对一般。”董希淼说道。而孙先生也表示,融e购的购物体验很一般,当时若不是一时图便宜,也不会在上面购物。此外,电商平台的打造一般是从客户需求出发,结合自身优势,但银行系打造电商平台却并非如此。董希淼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银行打造电商平台并非出于直接盈利目的,更多的是服务自身客户,更好地满足C端和B端客户需求;其次通过积累数据,与银行自身一些结构化数据形成互补,更好地洞察客户行为,进而推动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换言之,银行系打造电商平台是从自身金融领域出发,而不是从用户购买商品需求出发。而银行系电商平台一开始的数据之所以看起来比较好,也与自身金融属性分不开。一位曾在银行系电商平台工作的人士坦言,有些银行系电商平台刚开始的用户数据、交易数据之所以比较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将理财产品、房地产交易的数据都算进去了,口径比较宽。实际上,除了银行自己的员工,这些电商平台在普通民众中的知名度较低,很多人连名字都没听说过。而像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还挂上了扶贫产品商城的特色,这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无论是产品的丰富程度还是价格上,都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平台做平台该做的事情,银行做银行该做的事情,各就各位,而不必互相‘跨界’。”上述人士坦言。撰文 / 周梦婷编辑 / 孙月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www.175ku.com/34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