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机是什么意思,马拉松比赛“撞墙”是什么意思

感谢邀请备案网站。首先申明宕机是什么意思,我是根据自身经历说一下我的一些经验,可能并不是很科学,希望谅解。撞墙一般是出现在远距离跑步之后的一种状况。 宕机是什么意思,马拉松比赛“撞墙”是什么意思今年5月29我参加了银川马拉松,这是我参加的第二个全马,第一个半马和全马都献给了兰州,银川气候环境气候都挺不错的,海拔比兰州低,赛道挺宽阔的,除了最后几公里比较虐人外,其他各方面都挺好的。比赛开始前我处于一个比较靠前的地方,前面几十米就是特邀的国际选手,也是大家俗称的“黑人”。枪响之后我就就开始往前冲,但是此时已经看不见黑人的踪影,我一直都是匀速跑,配速大概是4分3到5秒左右,大概七八公里处,我看见有身穿兰州跑吧和中国警察的两位大叔跟了上来,我看他们配速和我差不多,而且还稳定,就跟着他们一起跑,一路上我们的队伍不断壮大,最多的时候有八九个人,二十五公里左右时,我们只剩下四个人了,我和另外的两个小伙还有兰州跑吧的大叔,此时配速已经掉到4分22左右。到了27公里处,我经历了第一次意义上的撞墙,这个时候双腿像灌满了铅,天气太热,脑袋昏沉沉的,脚上磨出了两个泡,脚踝处疼的不敢用力,全身上下感觉没有一处完好的,此时特别后悔为什么要报这折磨人马拉松,虽然很难受,但脚下不敢停,我一直紧紧的跟着大部队,但是我已经想好了,如果再跑一公里这种状况还不改善的话,我就不跟着大家了,我自己一个人跑。果然,果然,一公里过后,迎着一阵凉爽的微风赛道也迎一个下坡,这时候没有刚才那么难受了,整个人精神了许多,我知道,我已经安全度过撞墙期了,三十公里时,我看见时间显示207,此时队伍自由三个人了,领跑的大叔还在,我问大叔,现在我们破三有希望没,大叔说如果一直按照这个速度保持下去,破三完全有可能,我内心竟然有了一些小小的期待,破三可是很多跑步高手的梦想,我竟然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毕竟我来时的目标是320完赛即可,这种心情的影响下,我居然有提速的冲动,可是看见领跑的大叔依然是稳如泰山,一直都是以稳定的速度跑,我终究还是按捺住了激动的心情。35公里处,我没想到自己又一次经历了撞墙,情况比前面严重,身体的疼痛不在赘述,此时太阳比较毒辣,头昏脑涨,眼前已经模糊,意识都开始不清楚了,看到桥下面的黄河,我忽然有跳下去美美的洗一澡都冲动,此时支撑我跑下去的只有破三的美梦,我甚至开始幻想破三后如何在朋友圈大肆宣扬,于是乎便咬牙坚持,紧紧的跟住队伍,不一会,我的状态也恢复了不少。直到39公里处,我是彻底的跟不住了,明明和他们的距离只有两三米远,我却无法缩短这个距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一步步远去,此时已经精疲力尽,只剩下一个跑完全程的信念在支撑着我跑步,此时什么破三啊,配速啊之类的和我无关,哪怕再慢,我只想跑完全程。熬过最痛苦的最后三公里上坡,我终于完成了比赛,308,一个惊喜而又意外的成绩。你以为我的故事讲完了,不不不,这才刚开始。 受到银川马拉松成绩的影响,我都自信心极度膨胀,作为兰州人,我又怎么会放过家门口的马拉松,兰马的目标是破三,以此弥补银川马拉松没能破三的遗憾,同时也是向大家证明自己。兰州比银川海拔高,而且天气热,气候差,这些客观因素被我通通抛到了脑后,我只有一个目标,兰马破三。六月十一号,比赛一开始,我就开始一路狂奔,跑到半程时,我看了下时间,126左右,比银川快还要两分钟,25公里处,我感觉身体已经出了状况,感觉随时都有可能岔气,胸闷气短,我只有一边跑步,一边大口出气,脚疼的没法说,我估计是跑完银川马拉松后还没有完全恢复,27公里,上述各种情况更加严重了,脚下却没有停止跑步,配速却不由自主的变慢了,此时胸口已经有了阵阵绞痛,我只能捂着胸口跑步,28,29每一公里都是一种煎熬,比身体疼痛更严重的是心痛,我的心态彻底崩溃了,我对生活失去希望,对自己也彻底放弃,我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作死,好好的生活不去享受非要参加这虐人的马拉松,难道仅仅只是为了满足我的虚荣心吗?内心无比自责,当时真的想死的心都有了。30公里左右,我看见了一个好友,他是边跑边走,他前半程比我快,124左右,我走过去对他说,兄弟,我跑不动了,因为有完赛奖牌,所以后面这十几公里我想走完,我不会再跑一步,你怎么样,还能跑吗,他说他也跑不动了,于是我们两个结伴而走,无论兰州的观众多热情,多少人给我们加油,我俩笑着面对,但是不会再跑一步,因为命是自己的。感谢兰马也让我真正的认清了自己,盲目追求速度,让我们忘记了跑步的最终目的,以后我再也不会追求破三了。经历这件事,我感觉自己成熟了许多。而兰马留给我痛苦和心里的创伤至今让我心有余悸,现在对全马有一种深深地畏惧感。别人的撞墙只是身体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而我的撞墙是差点撞死在墙上。 最后给跑友的一句忠告 :全马有风险,跑马需谨慎!

本文出自快速备案,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s://www.175ku.com/12875.html